扫描到手机
扫描到手机 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本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这几年,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喜欢在房子的营销上打上“低密”的招牌,似乎,只要是房子打上了这个标签,那就是居住舒适度的象征。
于是,这两年在莆田,你会看到,有些住宅项目,明明容积率还挺高,甚至超过了2.5,可对外打出的广告上,仍然说自己是低密住区。
我们再把眼光看得远一些,比如一些墅区,或独栋或联排,但好歹有天有地有庭院,这些总可以说是低密社区了吧。
但你说,上面这样的墅区,好看是好看,但挤确实也是真的挤,如果不拉窗帘,对面邻居家干什么或许都能看得一清二楚,随便吼一声“阿里”,可能都能跑出一两个莆田后生仔出来。
这样的墅区,近十年在莆田非常常见,有些小区做高低配,既搞了高层也搞几栋或者几排别墅,容积率自然而然就拉低了;还有些纯墅区项目,容积率是低了,但前后栋之间仅隔着条狭长的通道,牺牲了楼间距,最 大化利用了土地资源,密度提上去了,可人家仍然还是可以称之为低密墅区。
是不是有点自欺欺人?反正我觉得,还真有点。
不可否认的是,在城市逐渐变身水泥森林的今天,一套低容积率的房子,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居所,尤其是别墅、类别墅和一些洋房、小高层产品,喜欢的人都会说这些房子,住起来有排面、接地气、不压抑。
但这里面有个问题,如果严格一点来纠正的话,这种表达并不准确。
事实上,低容积率≠低密度。
这也就是文章题目所陈述的问题:很多人买了所谓低容积率的房子之后会发现,在家里总是要拉窗帘,因为,前边的房子离自己实在太近了,私密性根本无从谈起。
准确来说,目前莆田市面上很多所谓低容积率的房子,可能比较矮,只有三四层或者十层左右,但是从建筑密度来说,这类房子,却并不是疏朗的,有可能也会是很密集的,讲得更规范一点,其实TA们恰恰是高密度的房子。
虽然容积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小区居住的疏密程度,但其与建筑密度并不是一个概念。
在此科普一下地产知识:
容积率是指一定用地范围内,地上总建筑面积计算值(即计入容积率的总建筑面积)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。
即,容积率=地上总建筑面积÷建设用地面积
而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,即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之比,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的密集程度。
在容积率相同的条件下,建筑密度低的项目,其内部环境相对更开阔,更利于营造好的环境氛围,反之则亦然。
举个例子。
比如像八十亩这样的老旧小区。
放在现在,开发商都会把这样排布的小区归类为——低密洋房,但这样的小区,因为楼栋排布相对密集,就是个低容积率和高建筑密度共存的小区。
而如果在八十亩这同等面积段的宅地基础上,同样是低容积率,开发商若只建数栋30层左右的高层,两梯两户,社区有大面积的中 央花园、绿化和各类社区公共活动空间,这样小区的建筑密度反之就非常小,也就显得开阔疏朗了。
看到这,对于广大的购房者来说,问题就来了:那么现在莆田买房,究竟该选低容积率的房子还是低密度的房子呢?
一般而言,容积率越大,建筑面积越多,户数也会增多,占用小区公共资源的人也就越多,居住体验是会比较差。
但是容积率低,小区人数就会比较少,吸引到的商业配套也比较少,生活氛围就相对弱一些,分摊到个人头上的物业费也会增多。
这几年,莆田大部分新小区的容积率都是在2.5-3.5之间,离城市繁华中心越近,高层、超高层建筑越多,容积率更高,超过4.0以上的也并不是没有。
但并不是说这些高容积率的小区就会住得不舒服。
具体问题还需具体分析。
在限价的大环境下,根据小区的排布方式、产品形态不同,居住感受也是完全不同。
比如说围合式、半围合的小区,中 央景观留得足够,楼栋间距也留得够大,私密性不仅可以得到保证,居住感受也会非常不错。
还有一种产品形态:高层+别墅的组合,这种“高低配”小区,虽然小区高层的局部容积率可能比较高,别墅区的容积率却在2.0以下,但并不代表高层的居住体验感会差,如下图这个小区的排布,高层分布在墅区之后,几乎前无遮挡,采光非常充足,私密性更优于墅区,这样的高层住起来,其实不比前头的墅区差。
还有那些拥有超高层的高容积率小区,当开发商向上向下利用空间,楼建得高了,就能把土地腾出来做各种绿地和配套,有密有疏,现代化的城市封面感也就有了,小区的魅力值也就起来了。
此外,还有一种可能也不能忽略,那就是人口密度。
一般来说,一个小区里的单套户型越大,人口密度越低,这也是大户型的好处,很多大平层社区,尽管容积率不低,但因为人口密度低,居住感受也挺不错。
后记
千金买房,万金买邻,容积率在不知不觉中,已经成为划定圈层的一种衡量方式,背后也存在着不少“行业潜规则”,影响我们买房子和居住生活的品质,希望看完这篇文章,能为大家的买房之路多一些参考,最后,我们希望广大购房者都能买到一套住得舒心的好房子。
相关资讯推荐
以上信息声明:楼盘信息仅供参考,最终以开发商公布为准;原创稿件为莆田房产情报版权所有,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;部分文章、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